束定芳: 国际化和语言能力提升需要催化剂 更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
作者:swsy 时间:2021-03-19 09:27 浏览次数:0

微信图片_20230419092907.png

束定芳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外语教学等;上海市英语教育教学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外国语》主编,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会会长,全国高校外语学刊研究会秘书长,Cognitive Linguistics等国际期刊编委,国际认知语言学研究会常务理事(2015-2017);2009年获“上海市领军人才”称号;2017年入选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计划和国家第三批“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

访谈内容

       记者:您对海南三亚的印象如何?

       束定芳:好地方!有点欧洲海岸城市风光的那种风格。现在是建设得越来越好了。我10多年前来的时候它可能还没这么精致,没这么好,但是总体感觉确实有欧洲那种地中海风格,那种海滨城市的味道。


我国的外语教育处于历史最好时期

       记者:三亚也好,海南也好,其实一直在探讨国际化的问题。您是外语方面的专家,从我们国家的外语教育来讲,现在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发展阶段?

       束定芳:我国的外语教育应该讲是处于历史最好的时期。现在学校教授的外语语种已经达到100多种。目前,在中国很多的高校开设了外语和国别研究的课程,培养研究不同国家语言、文化等方面的人才。像北外的话有100多个语种。

在上海,上外也开设了40-50多个语种的专业。其实,上海有些小学就有相应的课程来培养小学生对非通用语种,比如阿拉伯语、波斯语、希伯来语等语言的兴趣。中学阶段的话,上海应该有十几家学校,包括外国语学校在里面,开设十余种外语。有些学校以法语为特色,有些以日语、德语为特色。当然上外附中开设的语种最多,我们原来在文革之前,1963年建校之初就有6个语种,现在我们有10个语种,增加了好几门一带一路的语种。

以前讲发展经济先要通道路,现在全球化,中国要走出去先要通语言。一带一路的延伸首先就是要通当地的语言。通语言,实际上是通感情。语言交流,不仅仅是说我理解你的意思,我还要理解你的感情,我跟你交流感情才能成为好朋友。用英语可以跟全世界大部分国家受过一定教育的人交流,但如果会当地的语言,用当地的语言与当地的居民交流,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这是深层次的交流。


语言记录着一个人的成长信息

       记者:其实说到底,语言不仅是用来表达,是一种沟通,其实它背后有很深的文化内涵,是一个综合的系统。

       束定芳:是的。研究语言的人都知道,你一开口我就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你所有的经历和修养都在你的语言当中。你的语言把你整个的成长过程、经历、性格身份等都完全呈现在别人面前,这个是掩盖不了的。所以你童年在某个地方成长过程中所习得的乡音,是一辈子都改不了的,那就是你的一个身份的标志。


语言的言外之意是最精妙的部分

       记者: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同时代对于语言学的研究有不同的要求,比如说近些年人工智能的发展,是不是更需要语言学的推动?

       束定芳:人工智能起步是基于语言学的研究成果的。语言学家当时先借鉴语言计算的概念,采用计算的方法给机器一些基本的规则,然后看它怎么能够模仿人类语言。这样可以发现人类语言有什么特点,通过这个方法来研究自然语言。后面的计算语言学人工智能研究借鉴这个成果,所以发展得非常快。

       人工智能发展得非常快,实际上也就是模仿人类的感知能力,特别是语言能力。但是语言研究跟不上,人工智能很难有突破。虽然有些学过语言学的人参与了人工智能一些技术的设计和改进,但是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早期,人工智能公司的人开玩笑说,我们每开除一个语言学毕业生,我们的技术就突破一步,因为语言研究跟不上技术的发展。

      人工智能目前对语音和视觉符号的分辨能力特别强,但人工智能本质上是数据驱动的,目前很多算法主要依赖数据分布和统计,以及人工输入的有限规则,并未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自然语言理解。人类理解语言,很多是靠背景知识。靠能够意会不能言传的东西,人可以意会,但是机器必须要给它这些规则。在这些规则还没有被发现出来之前,机器没法理解,所以凡是语言里面越规则的,机器越能理解。越突破规则,越是创新的东西,比如说修辞手法,比喻、成语它越难理解,一般会犯错。

       人之所以是人,是因为语言造就的。人的智能,从这方面来讲,超过所有动物。机器的智能是永远超不过人类的,人类会创新、会创造,而机器是不能创造的,是按照规则来运作的。


学术期刊的发展高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主编和编辑的视野和胸怀

       记者:您从2004年开始担任《外国语》期刊的主编,《外国语》期刊是我国外语教育界办刊历史最悠久、影响力最强的学术杂志之一,作为主编,您最大的感受或者说收获是什么?

       束定芳:因为工作的要求,我自己首先要成为一个研究者,能够有一定的视野,知道专业和刊物应该往哪个方面发展,怎么去取舍稿件,怎么能够跟我们一流的学者,海内外的知名学者去交流沟通,或者能够组织他们来为相关学科的发展出谋划策、指明方向。另外也要有足够的胸怀。因为刊物不是一个学校,不是几个人的,它是代表学界的,它是一个园地,一个交流的园地。你有多大的胸怀,它就有多大的发展空间。所以一份刊物的主编、编辑的视野和胸怀是能够决定这个杂志的发展高度,今后能够走多远的。


大学英语教育要分类管理 不能一刀切

       记者:针对目前大学英语教育,我们时常会听到一些质疑的声音,您认为该如何架构大学英语教育呢?

       束定芳:中国目前有3000多所大学,大部分大学都教公共英语,甚至有英语专业。数千万大学生在学英语,十几万英语教师在教英语,这是个奇观。一方面说明我们中国重视外语教育,学生英语能力在不断提升;另外一方面也说明我们的外语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公共外语教育在欧洲一些发达国家实际上在中学就完成了,到大学里面主要是用英语来学习专业。因为学生的英语能力已经达到了较高的程度,就不用再花专门的时间来学了。这也说明我们的基础外语教育实际上没有达到应该达到的水平和效果。

       我觉得现在中国大学英语教学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所有的学校都按照一个要求来教。如果不同的学校学习外语都是同样的目标,那就有问题了。学习的层次、培养的目标、拥有的资源每所学校是不一样的,你不能一刀切。不同专业的学生今后对外语的需求是不一样的。不同学校和专业的外语课程应该有不同的设计,不同的内容和不同的要求,所以我们这几年一直都在呼吁、倡导分类管理。

       比如说像农业大学、石油大学、矿业大学、医学院,可能都开设公共英语,甚至都有英语系英语专业。如果培养的目标方向都一致的话,那这些学生是不能跟外国语大学和综合性大学的学生竞争的,所以一定要发展自己的特色。比如石油大学培养外语人才,应该跟学校的特色结合起来,培养通晓石油或能源知识的外语人才。这样培养的英语专业的学生就有特色,他可以与国际上石油方面的专业人士去交流。同样,医学院的学生学习英语肯定要跟医学结合起来。所以说大学生的英语学习要跟学校的定位、学校的特色结合起来。语言在这个情况下是工具,是去学习学科知识,从事相关学术研究的工具。每个学校都应该不一样,不能统一要求。


中小学英语教育要量力而行

       记者:刚才讲到大学,下面一个问题是我代表中小学生来问的,在一些场合您也探讨过关于外语学习误区的话题,比如说是不是越早学习越好,是不是应该集中学习?您觉得就个体学生来讲,应该怎样来设计自己的外语学习体系?

      束定芳:20多年前就在讨论小学要不要开设外语,或者小学一年级是否开设外语的问题。我们当时学界大部分专家、外语老师的观点是不赞成。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并不具备相关的条件,尤其是不具备师资条件。如果匆忙开设的话,连合格的老师都没有。有的不是学英语专业的老师,在外人看来还能说一点英语,就让他去上英语课了,这样做实际上适得其反。因为小学生一开始对外语学习,如果没有一个很好的认识和很好的习惯的话,一旦学习遇到障碍或困难,以后反而学不好了。

      我们通过观察研究,了解到外语学习在任何阶段,比如说初中阶段、高中阶段,甚至到了大学阶段,20岁左右开始学的话,他只要学习得法,花足够的精力和时间,1到2年是完全能掌握一门外语的。所以我们的观点就是学外语要看条件。我们现在是不反对小学教外语的,也不反对幼儿园就教外语,但要有条件。没有条件,就不要盲目去攀比,否则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

       现在小学外语教学,在中国已经很普遍了。城市小学生外语能力已经很强了。像在上海这样的国际大都市,包括三亚、海口,很多这样的城市,学生学外语,不仅是从学校学,家里可以有人教他,可以请人教他,甚至可以通过网络向外国人直接学。学习的渠道资源多了,学生可以有多元的选择。

       作为政府,我觉得应该提供不同的学习资源,但是不同阶段学习外语的学生,要将学习目标、学习能力和学习资源结合起来,量力而行,任何时候学都不晚,都能达到目标。


三亚国际化的前提是构筑外语生态环境

       记者:上外三亚附中去年9月份正式开学,作为上外附中的3.0版,一落地就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您一直在参与和推动上外三亚附中的落地,这一次实地考察你有怎样的感受和期待?

      束定芳:两年前我参加学校开办调研的时候,这里还是一片荒地,这次来看到这么一个美丽的校园,我也很感慨。确实三亚市政府、教育局非常重视三亚附中的建设。这是一个海南省主要领导推动的优质教育资源引进项目。因为海南省的特殊定位,即国际自由贸易港的建设,我自己理解引进上外这样优质的外语教育资源,在三亚复制一个上外附中,不仅仅是在于培养一些优秀的中学生,可能更重要的还是通过这所学校,能够提升整个海南,当然首先是三亚的外语教育质量。三亚只是作为一个点,作为一个起航的地方,要做的是提升海南整个基础外语教育的质量,海南整体人口的外语能力和素质。

      三亚附中,我觉得一方面它能够为海南培养优秀的、从小开始就能够学习或掌握1至2门或者更多外语的学习者,另外一方面能够起到示范作用,起到教师培训或者课程辐射的作用。它的师资、它的课程,甚至它的学生和家长也能够影响到其他区域、其他学校的人。我这两年越来越感觉到学生的外语学习、学生的外语能力提升不仅仅靠学校,它是有一个生态环境的。三亚首先要考虑建设一个良好的外语学习生态环境。

       三亚现在政策条件越来越好,引进了那么多优质教育资源。基础教育方面的,大学方面的,国外的,等等。我们也看到教育部最近关于海南教育开放的文件,海外的一些重要的考试要落地海南。国际教育在海南可能会有一个蓬勃的发展,所以我觉得这些都是机遇。

       我觉得再过5至10年来看海南,海南的整体外语教育质量,外语人才的水平一定是有大改观的。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希望上外三亚附中能够起到一个推进器的作用,英语叫catalyst,也就是催化剂的作用。


引进优质外语资源助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

       记者:刚才讲到海南正在建设自由贸易港,那您作为上海市英语教育教学研究基地的首席专家,您觉得如何能够助力三亚的英语教育事业,助力海南的自贸港建设呢?

       束定芳:我们基地的全称是上海市英语教育教学研究基地。上海市教委在上海各个高校成立了各个学科的研究基地,用大学的研究优势,专家的力量,来帮助中小学各个学科课程的发展以及教师的培养。英语基地就是要起到帮助和推动上海,乃至全国基础外语教育发展的作用。

       我们想英语基地要发挥一个辐射的作用,或者一个桥梁的作用,能够把上海优质的外语教育资源引进来支持海南。所以在设想当中,我们先从高中开始,从新课标实施开始,把新教材作为一个切入点,帮助海南三亚的高中英语教师和高中生落实新课标提出来的目标和要求。我们希望能够联系和推动上海的一些优秀学校、优秀英语教师跟三亚的一些学校和老师结对子,把上海的优质资源辐射到三亚来。当然我们也要看实际情况,希望能够通过两三年一轮的合作,能够使三亚的高中外语教育水平提升一大步。后面小学初中新课标马上要出来,今后也会有这方面的契机,把小学跟初中、高中衔接起来。我想三到五年、五到十年,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三亚的基础外语教育,肯定是完全不一样了。


在海南打造良好的国际化语言环境

       记者:海南在建设国际自由贸易港,想要国际化语言是先决条件,您觉得该如何构建海南的外语体系呢?

       束定芳:海南的外语能力提升应该有自己的特点。一定要了解这个特点,才能针对性地去制定相关策略、设计推进的方式和重点。我们前面讲到中国现在外语人才的培养,外语教育事业应该是处在历史最好的时期。中国有至少3亿人在学外语,各种语种我们觉得越丰富越好,都是为了走出去,融入到这个世界当中。

      海南的自由贸易港建设是开放让人家来,让世界各地的人来,不是走出去,有这个特点。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一个国际自由贸易港,首先要有国际化的语言能力,那就是英语。首先要让几乎所有人都能懂一点英语,说一点英语。当然这肯定是要有一个过程的,但是基础教育非常重要。每一个上学的孩子都努力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到初中毕业或者高中毕业,基本上都能够用英语进行一般的交流。以后从事任何职业,英语都不成问题,这是海南建设国际自由贸易港的一个基础设施建设。

      作为国际自由贸易港,全世界各地的人来,海南的人如果都能够用英语接待他们,这个营商环境就是国际化的了,所以基础教育非常重要。但是目前来看,可能我们等不了那么久。现在就需要提升三亚的整体英语能力,因为现在就开放了,人家进来了会面临很多的问题,比如在三亚能通过英语找到路吗?能通过英语找到人办事吗?能够用英语跟出租车司机交流,到达要去的地方吗?像这种服务行业,公共交通、出租车司机、政府办事机构,各种窗口,凡是外国人会打交道的地方,相关的人员都要掌握基本的英语交流能力,才能够完成沈晓明书记讲的营商环境的建设任务。这是软环境、软实力的一部分,各种设施、各种语言标志等是属于硬件方面的。软实力就是人的素质,不仅仅有国际规则,还要有沟通能力,交流能力。中小学外语教育,大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需要一个过程,但是也需要有一些短平快的项目帮助一些人快速提升英语能力。


如何用一句话来概括“语言”?

       记者: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您这么多年研究语言学的感受,您会怎么讲?

       束定芳:语言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最重要的特征,语言使人成为人。如果你多学一门语言,或者更多的语言就使你更聪明,更丰富,更富有人性。